关于校级智慧课程建设立项申报的通知

发布者:陆乐发布时间:2024-07-17浏览次数:10

各教师:

为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转型,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我校本科课程建设质量,助力专业数智化转型,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学校决定开展 2024年度本科智慧课程建设,包括数字化课程、知识图谱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等项目的立项建设,要求如下:

一、申报类型

智慧课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数字化课程、知识图谱课程、人工智能+课程。

(一)数字化课程

数字化课程是将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内容、数字化教学过程、数字化教学评价融为一体的在线课程,建设高水平教学数字资源,采用翻转课堂、基于问题学习、项目式学习、人机协同课堂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智能教学、学生智能学习等目标,构建人机协同教学新样态。

(二)知识图谱课程

课程知识图谱是一种表述和存储知识的方式,用于描述课程下知识之间的关系,并将知识组织成一种结构化、可视化、资源嵌入式的语义关系网络。知识图谱课程以课程问题的逻辑关系为核心,与相应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建立映射关系,构建课程知识的认知结构,助力知识学习走向思维发展。

(三)人工智能+课程

人工智能+课程是指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与人工智能深度交融的新范式课程。建设项目分为人工智能素养课程和“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两类。

1.人工智能素养课程

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建构校级人工智能素养课程体系,建设面向人文社科、理工科、教师教育学科中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和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2.人工智能+专业课程

数智时代对人才培养知识架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各学院应积极开展课程体系的数智化升级,制定“人工智能+X”课程群建设计划,建设各学科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前沿课程。分为重点建设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两类。

二、立项范围

申报课程应为纳入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至少经过 2个学期或 2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鼓励受众面广、需求量大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多学科融合性课程、产教融合课程申报。

上海市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和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课程优先申报(含2024年度各学院推荐申报的市级重点课程)。“人工智能+课程”不受人才培养方案、学期或教学周期的条件限制。已经获得国家级、上海市级称号的课程可以在原来基础上持续开展智慧课程建设。

三、申报条件

1.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师德师风良好,近5年无重大教学事故,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课程负责人应为本校在职教师,教学效果良好,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有足够时间精力按期完成课程建设,确保课程及时投入应用并能持续更新。课程团队热爱教学、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成员一般不少于3人(含负责人)。

四、建设内容及要求

(一)数字化课程

符合《上海师范大学数字化课程建设规范》,主要包括:

1.需要完整的教学内容,包括线上视频资源,一门课程应建设至少30-50个微视频以及与主题相关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2.每个视频时长为510分钟。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录制声音清晰。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学校名称,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3.保证课程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重视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构建课程内容所使用的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应注明出处。视频中使用的地图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4.数字化课程应同时满足数字教材出版的需求,课程应于20257月前制作完成并在学校指定平台上线。

(二)知识图谱课程

1.知识图谱课程的建设需要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相匹配,建设完整的知识图谱应包含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图谱、问题图谱、知识图谱和教学资源图谱六个维度。

2.知识图谱课程可以直观地将知识图谱建设的成果进行呈现,其中每个知识点应包含知识点画像、知识点简介、知识点结构,提供给学生知识点学习画像和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3.各课程已积累的视频资源、教材、虚拟仿真实验、测试等各类教学资料结构化、碎片化关联至每个知识点,促进各类资源的高效应用。

4.保证知识图谱课程中提供的MOOC、教材、虚仿、测试等资源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重视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构建课程内容所使用的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应注明出处。使用的地图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5.知识图谱课程或课程群应于20257月之前应用于本校课程,并形成知识图谱课程教学应用案例1—2个。

(三)人工智能+课程

人工智能+课程应重点突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给出实践案例与教学工具,教学从“师生交互”向“师//机”深度交互转变。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海量多模态数据的基础上,能够理解人类表达的自然语言和上下文语境,并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更快速给出问题的答案,提供内容详细、思路清晰的解释。

1.建设完整的课程知识图谱以及数字化教学内容(重点建设项目要求)。

2.完整的课程教案及课堂教学设计。

3.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于20257月之前形成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典型案例1-2个。

五、政策支持

(一)通过学校教务处的专家评审,获得立项的校级智慧课程建设项目,根据课程申报类型、实际需求、建设进度提供分段经费支持。

(二)各学院要做好专业智慧课程的建设规划,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智慧课程建设及应用,对立项课程提供多方位支持。

(三)学校将召开专题培训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开展智慧课程建设。

(四)本次校级智慧课程建设的结项课程,未来优先申报市级和国家级课程项目。

六、申报流程

(一)以学院为单位组织申报工作,学院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确定推荐名单,报送学校教务处。

(二)学校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公示评审结果。

七、材料报送

请各教师于202491日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发至:yewei@shnu.edu.cn

联系人:叶蔚,联系电话:57126592

校级智慧课程申报附件.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