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教学新模式实践与应用》市级项目培训成功举办

发布者:陆乐发布时间:2021-12-15浏览次数:551

1210日,为深化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我院承办的2021年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学校体育教学新模式实践与应用》市级培训项目在徐汇校区会议中心1号报告厅举办。

受邀出席本次项目培训的嘉宾有体育学科教研员、正高级讲师徐燕平,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研修与基地资源部施利娟,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会长沈建华,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薛原,副院长马瑞,学校体育研究所所长蔡皓和博士生导师袁凌燕,以及来自上海市各区的体育骨干教师。项目培训由体育学院院长薛原主持。

开班仪式上,薛原代表学院对线下线上参与培训的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们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此次培训的相关内容,并感谢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对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希望通过此次《学校体育教学新模式实践与应用》项目培训助力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高质量发展。

徐燕平指出新时代的背景下,上海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脚步在推进,我们需要在配合体育课程改革脚步的同时,用心、用情打造好我们的专业,通过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和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举办的此次培训,我们更需要聚焦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上海学校体育体系目标进行深入分析明方向,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

皓简要介绍了《学校体育教学新模式实践与应用》项目培训的概况,并围绕此次培训主题提出以体育课程改革为主线,以强化学生体育养成为首要,聚焦学校体育教学新模式的关键问题,推动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高质量发展。

马瑞以《体育素养的核心——基本运动技能探骊》为主题进行了主报告。她围绕基本运动技能是什么、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有哪些规律和任务、体育课程改革与基本运动技能学练、基本运动技能的评价、新时代背景下基本运动技能发展展望等五个部分重点讲解了基本运动技能的相关教学实践,提出“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评价方案研制将助力体育课程大中小幼有效衔接,促进体育教育良性循环。

袁凌燕以《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为主题进行了主报告,她阐述了目前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问题,提出了青少年儿童的脊柱健康问题是继肥胖和近视健康问题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青少年儿童健康问题,并以脊柱健康知识为例,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讲解,呼吁中小学体育教师加强对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问题的重视。

为了落实疫情防控需求,本次培训坚持从严从紧的防控策略,首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这是新媒体下的创新举措,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加快探索学校体育教学新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也对加快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智慧化的培训模式。